义乌人吴宗刚,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,秉承“工匠精神”,坚持创新、绿色、环保、高质量的发展理念,打造了响当当的烧结砖品牌“方源砖”。
--- 记浙江方源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宗刚
义乌人不仅对传统的小商品有着精湛的加工技术和创新精神,“工匠精神”也在义乌的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全新的诠释。在义乌,有一位“工匠”,专注砖瓦发展的历史,研究砖瓦文化,致力于砖瓦创新发展, 成为当代砖瓦“工匠”的传承人,他就是浙江方源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宗刚。
01
艰苦创业。吴宗刚,义乌市人,大专文凭,当过汽车维修工,贩卖过水果,干过个体户,之后考入二轻局下属企业县工艺美术公司就职,两年后转任校办印刷厂厂长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中国的改革开放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,城乡建设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,建筑市场对建筑材料的需求引起了他的关注,使他嗅到了新的创业发展商机。他调研市场,查找资料,了解砖瓦生产技术和工艺,决定另起炉灶自主创业,转行建筑材料行业。凭着多年跑销售和承包企业所积累的经验,在福田街道洪界村承包了义乌红旗砖瓦二厂。
“工欲善,必利于器”。初办企业,一无资金,二无技术,企业起步的道路十分艰辛。吴宗刚深知科学技术在砖瓦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,没有科学技术支撑,企业难于生存,没有先进的装备工艺,难于生产出优质的产品,没有先进的管理制度,企业难于健康发展。为了掌握砖瓦生产技术,他跑有关科研单位,虚心请教,学习烧结砖生产技术知识,全面熟悉和提高烧结砖生产工艺,用于指导和管理企业。同时他对制砖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升级,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有一分耕耘,必然带来丰硕的成果。红旗砖瓦二厂生产的烧结砖,在义乌建筑市场逐步打开,企业逐渐进入良性循环,2015年更名为浙江方源建材有限公司。
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,市场竞争除了价格之外,更要注重质量竞争。吴宗刚在一次日常生产现场检查中,发现即将出厂的砖有质量问题,他立即不准出厂,并对已发往建筑工地的砖全部召回。随即召开车间主任和班长会议,查找出的问题即进厂原料掺入了有害成分,原料处置不当,并当场出台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措施。吴宗刚经常对公司管理人员强调,砖的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和生命安全。远古制砖工匠对烧结砖生产质量十分严格,明张问之“造砖图说” 记载:对制砖的原料处置是“凡七转而后得土,六转而成泥,阅八月而成坯,凡百三十日而后窨水出窑。必面背四旁无燥纹,无坠角,叩之声震清者,乃为入格”。我们现代制砖人,尽管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与古代不同,但对古人工匠制砖敬业精神要有敬畏之心,企业全体员工要向古代砖瓦工匠学习,继承古人制砖工匠精神,匠心永驻,切实对出厂的每一块砖的质量负责。吴宗刚在义乌的同行业中,率先建立了实验室,对进厂的原料实行严格检测,建立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小组,加强对企业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和管理培训,实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考核管理制度,“方源砖”很快成为义乌建筑市场上的首选产品。
02
传承创新。2003年,浙江第一批轮窑砖厂改造隧道窑之初,吴宗刚就着手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行转型和改造升级,他先后到欧美制砖企业进行考察,学习国外同行先进的制砖技术和管理经验。考察归来,他毅然决定拆除原有落后的轮窑生产线,率先在义乌市建成两条现代化的隧道窑砖瓦生产线,全面更新了制砖设备,将原有砖厂占用土地总面积从300亩减少到50亩,节约土地资源,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。2013年,吴宗刚积极响应浙江省委、省政府提出“机器换人”转型升级的要求,对生产工艺进行自动化控制升级和码坯系统“机器人”替代人工码坯技术,企业员工从300人减少到60多人。方源建材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烧结砖行业最早“机器换人”的企业之一。2015年11月,吴宗刚自行研发和设计烧结制品原料存化库进仓堆放运输系统、烧砖窑炉余热蓄存回收利用装置、非字型双边装卸砖流水线的技术改造,获得了发明专利1项,实用型专利9项,荣获省科技企业称号。2017年,根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GB29620-2013《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要求,投入400万元,对企业烟尘排放进行了重大技术改造。方源建材还是国家标准《烧结砖可浸入重金属核测方式》参编单位,浙江省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导则》参编单位。如今在方源建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,是吴宗刚自主设计的一套科学制砖流程。两台机器人替代了人工码放,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定位、抓取、转身、伸臂、码放等作业,转眼就将一块块规范规整、颜色一致、尺寸标准的烧结制品摆放的整齐划一。“机器换人”代替了工人繁重的劳动,也使公司走向了从制造向“智造”的转变。利用自动焙烧产生的余热进行砖坯干燥,使得企业制砖整体能耗降低百分之十八,产品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,外观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。
03
绿色制造。烧结砖瓦传承并使用了数千年,它强度高、寿命长、防火、隔音等很多特性是其他建筑材料无法取代的。但烧结砖行业属于资源消耗型、能耗高、污染大的建材工业。在创业之初,吴宗刚曾经与有关同行交流,资源问题是烧结砖行业最大的短板,是限制这个行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障碍。浙江省人多地少,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资源贫瘠,能否将理化指标相近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,替代粘土为主的自然资源,走绿色发展之路,使烧结砖行业实现资源节约型、生态环保型的新型行业,吴宗刚一直在探索。2005年,吴宗刚前往德国等欧洲国家考察,看到发达国家同行也在积极开展建筑渣土回收再利用的生产技术,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,生产优质的烧结制品。考察回来后,吴宗刚请教了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专家学者,尝试开展利用建筑渣土等固体废弃物生产烧结制品。在专家的指导和当地国土部门的支持下,身为义乌市砖瓦行业协会会长的吴宗刚,率先开展由原先开矿取土,向消纳建筑渣土的转型之路发展。义乌福田市场兴建时,产生了大量废弃土,占用了几百亩土地。吴宗刚利用这些废土进行新型墙体材料加工,平均每年消耗30万立方废土。在吴宗刚的带领下,全市砖瓦行业积极参与建筑废土及其他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,使传统的烧结砖行业注入了新的内涵,唤发出新的活力,烧结制品绿色制造,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共赢。
04
匠心永驻。吴宗刚自投身于烧结砖行业,已有二十多年历程,如今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他身兼数职:全国烧结制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主任、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协会副会长、浙江省烧结制品专业委员会主任、义乌市砖瓦协会会长、金华市金东区第二届,第三届政协委员、民建金华市金东区区委委员。同时,吴宗刚积极参与当地公益事业。作为义乌市延陵祠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,义乌市延陵基金会秘书长,每年为全市吴氏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,激励他们传承勤耕苦读的家风,学好知识报效祖国。
创业成功的吴宗刚,变化的是企业的发展,产品的创新,身份的不同,不变的是创业的初心,仍然以“工匠精神”激励自己,继续深耕于绿色建材行业。
“保持义乌人勤耕好学的本色,做一个中国砖瓦‘工匠’的传承人”————吴宗刚